吉利的车身加奇瑞的发动机加比亚迪的底盘,能媲美合资车吗?


推荐语:吉利的车身加奇瑞的发动机加比亚迪的底盘,能媲美合资车吗?:其实不用加起来,现在的比亚迪就可以和合资车干一架了!就拿新出的唐,还有汉,足以把很多合资车比下去:-合资车,奇瑞,比亚迪,吉利

优质回答:

其实不用加起来,现在的比亚迪就可以和合资车干一架了!

就拿新出的唐,还有汉,足以把很多合资车比下去

其他网友观点

奇瑞的三大件已经可以和国际品牌抗衡了,奇瑞缺少的是外形设计师。

其他网友观点

你把合资看的太高了!

其他网友观点

奇瑞的底盘+引擎+车身,吉利的外观内饰+宣传,这才是正路子

其他网友观点

问题很好,我竟无言以对!打破车企局限,强强联合的可能性有多大?还真没法说!中国车市现在要的是百年品牌!就算红旗和东风暂时还没达到!强强联合当然有优势,但却占领不了汽车销售市场,所以像吉利等车企才会借壳上市!

国产中低价位的汽车,咱们早就达到了欧美日汽车巨头同价位车辆的性能!只是人家不认可(除南美,非洲)!所以才会有合资车,才会有车企收购一些快要倒闭的欧美百年车企!

咱国家现在是以质量立国!以后不用和合资车、进口车比,因为我们说了算!请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其他网友观点

合资车跟国产车得差距没有你想想中那么大!就好比厨师用的食材是一样的,A厨师鱼香肉丝做的好吃,B厨师蛋炒饭厉害,C厨师做的糖醋鱼一绝!都是各有千秋,但是都能吃饱饭。味道还都不错!

在国内合资车跟国产车用的钢材,喷装工艺,焊接技术都一样!都是机械化,很多都是一个平台的产物。合资量产车技术也没有那么高端,丰田,大众那些比较好高端的技术都在进口车,高端车上!

4缸家用车发动机技术,基本跟合资车持平,国产车跟合资车差距在高端车比较明显!

其他网友观点

可能膝盖跪久了吧,怎么合资车就那么好么,也不见得进口车也是非常好。

其他网友观点

国产汽车最近几年势头迅猛,在性能和参数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相比十年前已经不在一个档次,所以国产车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这种情况下很多国人开始拿国产车与合资车相比较,认为国产车完全有能力与合资车相媲美,甚至已经超越了合资车的水平,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我们首先要对这种支持国产车的态度表示肯定和赞赏,但同时我们要理性的看待合资车和国产车的对比,不能盲目的自信甚至自大,因为国产车与合资车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

劣势

一、技术沉淀不足

汽车发展历史已逾百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是旁观者身份,并不是汽车技术发展革新的一份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发的有序进行,我国才开始参与到汽车发展的队伍中,算下来也就是二三十年。

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汽车制作业还属于小孩子学走路阶段,大多车企还是以模仿为主,即便有所创新也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并不是从无到有,从这点上来讲只能算是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以发动机为例,奇瑞的发动机技术一直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但奇瑞最开始也是购买了福特公司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经过摸索之后生产出的发动机在性能方面有差距之后,才开启了所谓的正向研发之路。

还有变速箱,以双离合变速箱为例,由于双离合变速箱结构相对简单,技术专利没有太多封锁,所以自从大众DSG推出之后就在国内疯狂蔓延。很多国产车企声称自己已经研发成功了双离合变速箱,可又有多少车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从无到有研发的呢?

国内双离合基本上都是以大众DSG为原型“研发”的,其过程无非就是拆解—研究—组装,原本7速DCT改成6速就成了自主研发,原本6速改成7速也成了自主研发,即便根据自己的发动机改变了电控系统还是自主研发,所以导致故障频繁极不稳定。

技术沉淀不足,就是经验不足,汽车技术发展创新能力是一方面,经验又是一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就能少走弯路,国产汽车在各项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多走了很多弯路。最初国产汽车之所以遭到很多人的诟病和排斥,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犯了些许错误,导致在安全、设计、性能和质量上很容易出问题,才在与合资车的对比中处于明显下风。

二、不能实现完全自主

一辆车的大小配件成百上千,车企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每个配件都生产,这就需要每个专业的供应商通力合作,虽然奇瑞、吉利和比亚迪等国产车威名远播,但较起真来说的话都不合格,因为大部分汽车配件都在使用国外品牌。

汽车变速箱分为AT、CVT、DCT和MT等,MT(手动挡)已经非常普及,各大车企也能自主生产,但随着手动挡车型越来越少已经不是主流,抛开不谈。

以目前的主流变速箱AT为例,它除了油耗稍微高一些,其他并没有明显的缺点,所以得到很多高端车和性能车的青睐。AT变速箱最为有名的供应商就是爱信和采埃孚,由于AT变速箱在专利保护上比较严格,所以并不能随便拿来使用和生产,至少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一家可以独立生产AT变速箱的企业。国产车想要搭配AT变速箱,就必须使用国外品牌,同时还需要缴纳非常昂规的费用。

从这方面来讲,国产车虽然名为国产,但实际上只是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配件进行组装,不能完全达到自主国产的目的。

三、国产车没有走出国门

在国内销售的任何一家合资公司,其产品都不是只在中国销售,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所以单就覆盖范围来说,国产车还是没有与合资品牌抗衡的能力。

以韩系车为例,韩系车最近几年在国内越来越不受待见,有人说是韩系车质量不行,基本上现在买车的人都不看韩系车了,就算国产车都比韩系车好,真是那样吗?

确实韩系车在国内的销量由于种种原因有所下滑,但国内市场并不是韩系车唯一的战场,放眼世界来看,韩系车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销量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本土早已形成了全民皆韩系的现象。

现代汽车是韩系车的典型代表,早在两千年初期,韩系车就已经发展成了世界汽车制造前十强企业,并多次入选美国“沃德十佳”发动机奖项,与日系车不相上下,而彼时的国产车还处于学步阶段。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奇瑞早就走出国门了,不仅汽车在国外销售,发动机也向其它外国车企供应了。

不可否认,奇瑞的发动机和汽车质量整体表现可圈可点,能够形成对外输出的态势确实令人欣慰。不过奇瑞对外输出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水平不是很发达的地区,诸如非洲、俄罗斯、巴西等,也有部分在欧美国家销售,不过认可度并不是很高,与日韩汽车相比明显处于下风,更别说与本土企业相比较了。除奇瑞之外,比亚迪、吉利等品牌也进行对外销售,但销量基本可以忽略。

对于国产车而言,世界市场是广阔的,但想要征服世界最起码要先征服国人,攘外必先安内,单单认可度方面,国产车比合资车还差得远了。

事有两面,分开细谈,正因为国产车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在合资车无法满足的地方国产车给出了满意的答卷,这样是国产车的优势。

优势

四、配置丰富

国产车配置高这是有目共睹的,相同价位的合资车与国产车相比,在配置方面绝对落于下风。

以吉利帝豪和同价位的桑塔纳相比,帝豪的空间更大,并伴有天窗、导航、电子手刹和一键启动等。这样的配置对于注重性价比的年轻人来说正对口味,所以销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五、国产车更舍得用料

同价位的国产车不仅配置更高,在用料方面更具人性化。

比亚迪号称公路坦克,多次发生与合资车、进口车刮擦的事故,甚至是“夹心饼干”。但是往往比亚迪在所有碰撞中所受的伤害是最小的,这与“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一些所谓的高端合资车的表现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

六、空间更大

国人喜欢大空间,相同价位的国产车与合资车相比空间显然更大。无论是SUV还是轿车,国产车总能做到更长、更宽、更舒适。

以奇瑞艾瑞泽5为例,售价五六万,可空间表现可圈可点,相信同级车中占有绝对优势。往往国产车能够将B级车的空间,卖出A级车的价格,可谓性价比极高。

结语:

国产车的发展任重道远,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渐,尤其是在我们没有历史积淀的前提下,一切都要摸索前行。汽车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瓶颈期,基本的结构和配置都已经比较透明,只有潜心研究,在热转换率和功能上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莫说目前汽车企业整合做不到,即便真的将奇瑞、吉利和比亚迪整合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搞出更优的产品。作为国人,我们对国产车有殷切的希望的同时还要理性看待国产车的发展,不能盲目自省自大,也不能自惭形秽,唯有支持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好了,我是远方观世界,关于国产车你还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哦。

其他网友观点

吉利的发动机哪点比奇瑞差,别恶心人了

其他网友观点

看下面的这些回答,我明显的感受到了国产车粉丝对自主品牌汽车的热爱。我写的这个回答,肯定会挨骂。但是我还是要说,给狂热的国产车粉丝泼一点冷水。

这几年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众多自主品牌汽车在外形设计、制造工艺、品质管控、车型调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汽车电子配置方面,更是不惜血本,即使是几万块钱的廉价车,也要给你做出高大上的氛围来。于是众多国人开始欢呼:国产车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合资车了,我们不必再为合资车买单了。如果用吉利的车身加奇瑞的发动机加比亚迪的底盘,绝对吊打合资车企,甚至还有人说,不用这几家合作,只拿出一家来,就可以与合资车企掰手腕了。国产车已经站起来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里我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从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理性的来看待国产车与合资车的对比,应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并且这个差距在短时间内都是无法弥补的。即使我们在硬件上与合资车企不相上下,但是在经验与技术上,国产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呢?英国有一句谚语:三代人才可以培养出一个贵族。意思是说贵族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逐渐提高子女的阶层,让子女、孙辈从骨子里由内而外散发出贵族的气质,最终才有可能进入贵族的行列,而不是说经过短期的培训、集训就能完成的。这就像把一个穷人混入富豪的群体,不论他怎么装扮,都无法掩盖自己穷酸的气息;把一个无知的土豪混入高级知识分子的群体,无论他怎样装作有学问,只要一开口,就把自己的无知暴露无遗。

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也是这样,虽然这些年努力拼搏积极向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真正强大的合资车企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相信狂热的国产粉肯定不服,那么我们不妨用一些事实来论证一下。

首先来看国产车的设计。现在有很多自主品牌车企都高薪聘用国外知名车企的设计师来担当自己的首席设计师,以提高汽车的设计水平。但是你仔细的观察,几乎所有的国产车,都或多或少的有国外车型的影子,真正有自己独特设计风格的车型寥寥无几。更不要说那些专门以抄袭为生的车企了。应该说现在国产车还处于模仿、抄袭的阶段,与真正的设计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好像一所普通的高中,即使你请来了名校名师来任教,最终考上985、211 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

再来看看国产车的制造工艺以及品质管控。应该说,随着中国整体机械制造水平的提升,自主品牌车企的制造工艺水平以及品质管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汽车制造四大工艺在硬件上已经不输于合资车企了。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国产与合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说车身钢板的冲压,使用的模具几乎都是进口的;在车身的防锈处理上,即使使用同样的钢板,合资车企明显更耐锈蚀;在车身的组装工艺上,在几十年前大众公司就提出了“两毫米工程”,即汽车组装完成后的车身长度,与设计尺寸相差不超过两毫米,就这一点,现在有几家车企能做到?还有汽车的隔音止振、NVH处理,合资车也是明显优于国产车。如此等等,应该说合资车企的造车经验更丰富,细节处理得更完美。

至于汽车的调校水平,这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现在有一句网络名句: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那些百年车企,拥有上百年的造车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汽车调校数据,所以他们才能调校出近乎完美的汽车。而国产车的诞生与发展也就是十几年的事,无论是造车经验还是数据积累,怎么与百年车企相提并论?所以,国产车即使在硬件方面与合资车相差无几,但是在使用调校上,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经常诟病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是如何如何的差劲,故障率是如何如何的高,但是与其它所有车企的双离合变速箱相比,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是性能最好、质量最可靠的,某些国产车的双离合变速箱,用“垃圾”来形容绝不过分。还有爱信的自动变速箱,很多国产车都搭载,但无论是换档的平顺性还是整车油耗水平,都与丰田汽车相差甚远。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汽车零部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汽车上的高新技术,并不是掌握在车企手中,而是掌握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手中,比如博世、采埃孚、大陆集团、爱信精机、日本电装等。很多车企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组装厂,就是制造一个车壳子,其它的零部件都是买买买,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各种电子设备等。我们以发动机为例,早年的三菱发动机养活了众多的国产车企,现在还有很多车企使用的发动机是在这款发动机基础上改装的。即使现在有些车企号称自己独立研发发动机,其实绝大多数都是逆向仿制的,真正能正向自主研发的几乎没有,并且很多零部件依赖于供应商。而合资车企的先进发动机比比皆是,各方面性能完虐国产发动机。

还有汽车的变速箱,特别是自动变速箱,几乎完全依赖于爱信、采埃孚、加特可这几大自动变速箱制造企业。但是他们都是被国外大车企控股的,自然不会把最好的东西卖给你,所以我们得到的都是二流甚至是三流产品。电控系统几乎都是博世以及电装的,如果没有这两家企业,国内的车企几乎全军覆没,是真真正正的“卡脖子”企业,就跟芯片产业是一样的。而底盘技术就更复杂了,可以说国产车企没有一家具有自主开发底盘的技术,都是模仿或者逆向合资车企。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我们的汽车发展水平低,这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不愿意把最先进的技术提供给我们的,同时我们也不具备与他们议价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接受质低价高的事实。

所以,我们不要再意淫什么国产车完全媲美、超越合资车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在可以预见的几年之内,这种超越是不现实的。我们以一个非常常见的车型为例,上一代的大众捷达,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国产的十万元以下的车型,没有一款车的驾驶质感能超越它。别忘了它还是上世纪的产品呢,可见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大家都愿意选用大众车做出租车?就是因为它们皮实耐用。有人说国产车也有做出租车的,也能行驶几十上百万公里,但是几十万公里之后,汽车的行驶质感、故障率等差距极为明显。

有人会说老侯这是不爱国,在跪舔合资车企。其实老侯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但是爱国并不等于盲目的自信甚至自大,而是应该正视差距,找到缩小差距的途径与方法,并努力的追赶上去。实事求是的说,现在国产车还处于一个追赶与模仿的阶段,仍然在拾人牙慧,而非自主创新。国产汽车上大量的堆砌电子配置,以凸显汽车的科技感与高级感,但是对汽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些电子配置其实是最不值钱的。而真正影响汽车的机械素质以及安全性能,我们还要努力进步。

不过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产车企在漫漫长路中,一直在不停的努力奋斗,并取得了相对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效果相当明显,在某些方面确实比合资车做得更好。应该说,在十万元以下的轿车里面,以及在十万到十五万的SUV车型里面,国产车还是有非常明显的性价比优势的,再往上基本就是合资车的天下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自主品牌的汽车一定会做得更好,完全超越合资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